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桃園大圳

圖片
桃園大圳 台灣圳道 桃園大圳的送水涵洞口(八德介壽路旁) 概要 隸屬單位 桃園農田水利會 創立者 八田與一與狩野三郎 灌溉區域   中華民國(臺灣)桃園市 興建時間 1916年(大正5年) 完成時間 1925年(大正14年) 攔取水源 大漢溪 桃園大圳工事平面圖 (1924年繪) ,可見12條支線串連埤塘 桃園大圳 ,原稱八塊厝中壢附近埤圳,為台灣日治時期重要水利工程之一,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與狩野三郎等設計,興建幹線及12條支線串連埤塘。 1913年(大正2年),桃園發生嚴重旱災 [1] ,1916年(大正5年)動土,1924年(大正13年)竣工 [1] ,翌年5月22日舉行通水式,1928年(昭和3年)各蓄水池與給水幹線的工程正式完工。灌溉區域涵蓋桃園市大溪區、八德區、桃園區、中壢區、楊梅區、新屋區、蘆竹區、觀音區、大園區。 目录 1 主要設施 1.1 取水口 1.1.1 早期 1.1.2 後期 2 歲修 3 地名 4 圖庫 5 相關條目 6 參考來源 7 延伸閱讀 8 外部連結 主要設施 取水口 早期 早先桃園大圳的取水口位於現今石門水庫依山閣一帶,引大漢溪(大嵙崁溪)的溪水灌溉。 [1] 後期 1953年(民國42年)桃園乾旱,大嵙崁溪水位不足,促使石門水庫興建,水庫完工後同時建構了石門大圳灌溉系統,並將桃園大圳的取水口遷移至石門水庫後池堰西北側。 [1] 歲修 為維持大圳的灌溉及供水功能,桃園大圳於每年11月起至翌年的1月停水、進行圳道及沿線圳路的歲修,自1996年起,桃園農田水利會利用停水期間舉行大圳健行。 地名 大圳邊:桃園市八德區的地名,位在桃園大圳旁邊而得名。 圖庫 大圳進水口 水車 相關條目 石門水庫 石門大圳 參考來源 ^ 1.0 1.1 1.2 1.3 Tony. 桃園平鎮 .平鎮綠色廊道.石門大圳. 大紀元時報. 2012-12-11 [ 2016-04-16 ] (中文) .   (简体中文) ,桃園台地水圳灌區分佈圖 延伸閱讀 桃園水利會灌區埤塘發展史. 農田水利入口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2-01-01 [ 2016-04-16 ] .   外部連結 桃園農田水利會 桃園大圳及其支線埤塘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桃園大圳 查 论 编 臺灣圳道列表 北臺灣 (北北基·桃竹苗) 北北基 沙崙圳...

河階

圖片
河階形成假說示意圖 河階 ,亦稱 階地 、 河階地 或 堆積坡 ,即是河流下切作用造成河谷斜坡形成台地地形,階地從一階到多階的河階地形皆有,則視階地地質與河流侵蝕能力而定。每一階的階地均包含階地面、階地前面斜坡、階地前緣、階地後緣和階地後方陡坡等部份。階地高度常以階地面與河流豐水期水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做為高度依據。 階地面 是階地的表面,實際是原來的河床,受河流下切侵蝕而露出形成台地,大多均向河谷方向傾斜。 階地前面斜坡 是階地面以下的坡地,階地面和階地前方斜坡是組成階地的兩個主要部分,但其發育過程卻不相同。 目录 1 河階年齡 2 河階種類 3 各地分布 3.1 日本 3.2 台灣 河階年齡 河階的年齡則是以階數來判斷,階數的起算則是由下而上按順序排列,最低的階地稱為一級階地,向上依次為二階階地、三階階地……依此類推,直到最高的階地即為這座河階台地的總階數,依照總階數可得知河階的年齡,換言之是階地愈高,表示階地形成的年代愈老。 河階種類 依組成物質可分為: 岩石河階(rock river terrace),又稱侵蝕河階(strath terrace)。 砂礫河階(gravel river terrace),又稱埋積河階(fill terrace)或沖積河階(alluvial)。 依河谷兩旁河階形狀之對稱與否,可分為: 對稱河階(paired river terrace)。 不對稱河階(unpaired river terrace)。 常見河階形狀有: 在河谷平直處沿河生成的直形河階。 在河谷彎曲處的凸岸部分生成的劇場河階(amphitheater river terrace),因河流圍繞三面作半圓形或弧形,故又名半圓形河階。 各地分布 日本 立川段丘 武蔵野段丘 秩父地方 台灣 大溪河階群 新社河階群 鹿谷河階群 德武河階群 查 论 编 河川 總表 世界河川 – 歐洲河川 – 亞洲河川 – 中國河川 – 台灣河川 – 非洲河川 – 世界運河 分類 內流河 – 外流河 – 一級水系(日本) 河川作用 向源侵蝕 – 向下侵蝕 – 向側侵蝕 – 沖蝕 – 磨蝕 – 溶蝕 – 均夷 – 搶水 河川形状 水源 – 水系(樹狀水系/直角水系/放射狀水系) – 流域(幹流/支流) – 河口 – 河谷 – 瀑布 – 沼澤 – 渓流 – ...

客家民系

圖片
「 客家 」重定向至此。 客家民系 Hakka 洪秀全 李秀成 葉亞來 劉永福 张弼士 陳濟棠 丘逢甲 胡文虎 朱德 葉劍英 李光耀 丘成桐 丘達新 丘英樂 蔡英文 胡瓜 范文芳 張國榮 田馥甄 李登輝 李显龙 欽紐 總人口 全球約6500萬 [1] 分佈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香港、澳門)、臺灣、日本、韓國、東南亞、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蘇里南、歐洲及模里西斯等等。 語言 客家話、漢語普通話及出生地母語 宗教信仰 多數為佛教(上座部佛教或漢傳佛教)、儒教、道教、中國民間信仰;少數為基督宗教和其它宗教。 相關種族 其他漢族 客家民系 汉语 客家 标音 官话 - 汉语拼音 kèjiā 闽语 - 闽南语白话字 Kheh-ka - 閩東語平話字 Káh-gă 粤语 - 粵拼 haak3 gaa1 赣语 - 赣语白话字 Kak6 Ga1 客家語 - 客家话拼音 hag 2 ga 24 - 客语白话字 Hak-kâ 汉语别称㈠ 汉语 客家人 标音 官话 - 汉语拼音 kèjiārén 汉语别称㈡ 汉语 客人 标音 闽语 - 闽南语白话字 Kheh-lâng 本文屬於 客家 系列的一部份 客家支系(客家地區) 贛南系(贛州) - 粵東系(梅州、惠州、韶州) 新界原居民(香港) - 閩西系(汀州) - 臺灣系(臺灣) 客家語言 梅縣話 - 𠊎話 - 土廣東話 - 懷遠話 臺灣話 - 香港客家話 - 平婆話 客家文化 文學 - 飲食 音樂 - 流行音樂 - 山歌 - 八音 客家表現藝術 舞麒麟 - 採茶戲(三腳採茶戲) - 平安戲(收冬戲) 木偶戲 - 廣東漢劇 客家建築 土樓- 圍屋-敬字亭-祠堂 客家武術 龍形拳 - 流民拳 - 白眉派 - 周家螳螂拳 朱家教 - 布雞拳 - 金鷹拳 客家信仰 菩薩 - 三界爺 - 民主公王 - 土地伯公 龍神 - 三山國王 - 漢帝 - 定光古佛 - 慚愧祖師 五顯大帝 - 義民爺 - 仙姬娘 客家傳媒 梅州電視台 - 客家電視台 - 講客廣播電臺 - 惠州市廣播電視台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客家之聲 - 大漢之音電台 寶島客家廣播電台 - 新客家電台 - 苗栗客家文化廣播電台 高屏溪廣播電台 客家民系 ,俗稱「 客家族群 」或「 客家人 」,在西方人類學上被簡稱作「 Hakka 」(客家語: 客家 ,白話字:...